大眾網(wǎng)棗莊3月6日訊 明“嘉定四先生”之一、詩書畫俱佳的李流芳,有“谷城山好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的詩句,還有《滕縣道中》詩:“山欲開云柳乍風,杜梨花白小桃紅。三年三月官橋路,策蹇經(jīng)過似夢中!背肮瘸恰本渫,他所描寫的都是途經(jīng)北京至福建驛道中的滕縣(今滕州市)春日景象。 到了清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尚書的詩壇領袖王漁洋路經(jīng)滕縣觸景生情:“薛北滕南幾問津,遠山如畫黛眉新。惟余底事堪惆悵,不見花開白似銀。”此時距李流芳過滕已近百年,“薛北滕南”正是滕縣“官橋路”,見不到“花開白似銀”,漁洋山人自然要有一番感慨了。就是這番感慨,引起了許多文人學士對“滕縣花開白似銀”的唱和及探究,成為歷史上頗為有趣的一樁詩壇公案,時過幾百年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雍正八年的探花梁詩正經(jīng)過這條驛道時賦詩:“東阿南望盡模糊,如黛山色黯欲無。我比漁洋更惆悵,風蓑雨笠谷城圖!鼻∈甑倪M士宋弼路經(jīng)滕縣寫道:“滕縣花開白似銀,長蘅佳句最清新。王郎曾此添惆悵,況是寒天過小春。”道光年間,《兩般秋雨庵隨筆》的作者梁晉竹在其祖父的筆記中發(fā)現(xiàn)一詩:“惆悵漁洋句漫猜,看山谷下獨徘徊。檀園自是詩中畫,滕縣花偏為我開!辈⒂凶:“余今過谷城,見四面山色,遍野白花,始信前輩詩不妄作,漁洋或非其時耳,遂成廿八字證之!鄙綎|糧道宋思仁《過夏鎮(zhèn)》(今微山縣)亦有“花色暗思滕縣白”之句。 那么,當年滕縣“薛北滕南”古道旁究竟有沒有盛開的白花呢?李流芳之后,或說其無或說其有,莫衷一是。1990年代后,夢生先生在《滕南花開白似銀》文中講,這里自古就有很多梨樹,春催梨花開如雪似銀是很自然的事;李廣星先生在《滕州史話》中,也認為古時有之,只是清末民初戰(zhàn)爭破壞,特別是被日本侵略軍“砍伐殆盡”了。 到此詩案是否可以了結了呢?實際上仍有可商榷之處。一是,清代惟一證之有花的梁詩注中說“四面山色,遍野白花”,是在“谷城”看到的,并非滕縣“官橋路”,這也是另一種“詩中畫”;實則在薛北滕南古道旁也看不到四面山色,倒是王漁洋的“遠山如畫黛眉新”是如實描寫。二是,李流芳所寫的“白似銀”之花,并非是結梨子的梨樹之花,而是杜梨之花,他在另一首詩里明確寫道“杜梨花白小桃紅”可以為證。杜梨即棠梨,又名甘棠,花白色,其樹經(jīng)過嫁接后才可成為結梨子的梨樹。 明萬歷丁未(1607年)早春,李流芳與錢牧齋、尹嘉賓同行北上會試,一路賞景言志,豪情滿懷,過滕縣時正值梨白桃紅,鶯歌燕語的仲春之時,也就是這一路三人行,使他們結下了深厚友誼,用錢牧齋晚年為尹嘉賓寫墓志銘的話說“古人所謂兄弟矣,但各姓耳”。北上會試后,李流芳寄詩錢牧齋,有憶及“谷城山好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之句,抒發(fā)北上同行的情感。明代天啟辛酉(1621年)秋天,錢牧齋“還朝”,再過滕縣時不免往事歷歷在目,不勝感慨,有《丁未春與李三長蘅下第并馬過滕縣貰酒看花已十四年矣感嘆舊游如在宿昔作詩以寄之》的長詩寄情:“滕縣春來花萬樹,花白花紅夾煙霧。交加嫩蕊欺艷陽,灼燦繁英照日暮。……推尋舊跡如見君,花白如銀詠君句。沈吟感嘆日欲西,為君酹酒田文墓。”此詩寫景抒懷,景美情長,對“花白如銀”之句特別贊嘆。可見,談論李流芳“滕縣花開白似銀”的佳句,不能不首推錢牧齋。 由錢牧齋的詩可證,當年滕縣驛道旁邊確有“杜梨花白小桃紅”之景,而且是花樹繁多,目不暇接,李流芳的“滕縣花開白似銀”是紀實抒情之作,并非“詩中畫”。說到這里,不能不提到萬歷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任滕縣縣令的趙邦清,此人被當?shù)厝耸糠Q為“真學問、真經(jīng)濟”,治滕期間多有善舉,其中之一就是在驛道兩旁栽花植柳,因此滕縣有“花縣”之譽。此事不僅在滕縣舊志中有記載,而且與他同時代的文學家袁宏道,在《過滕縣贈滕尹趙年兄乾所》詩中也有記述:“乘月過滕里,踏沙度薛城。山云封去馬,野葛翳行旌。官舍栽花遍,民家種柳成。停車問父老,之子有能聲!壁w邦清,字仲一,號乾所,與袁宏道萬歷二十年同中進士。袁宏道經(jīng)過滕縣時,親眼目睹了趙邦清栽花種柳的業(yè)績,聽到了當?shù)匕傩諏w縣令的稱贊。李流芳、錢牧齋等路經(jīng)滕地時正是趙邦清離滕不久,這個“花縣”政績他們是能夠看到的。 再說王漁洋的“不見花開白似銀”!锻鯘O洋詩話》中說:“‘谷城山好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嘉定李流芳(長蘅)詩也,余最喜之。甲子使東粵,往返兩過滕縣,不見一花,賦詩云……”。他所賦的就是“薛北滕南幾問津”一詩。 想來,王漁洋往返滕地無花可賞,一是不得其時,二是即使恰逢其花季,時距李流芳、錢牧齋北上會試已有七十余年,其間經(jīng)歷了改朝換代和燕王奪位的戰(zhàn)爭,就是沒被戰(zhàn)事毀壞,如果后任滕縣縣令對路旁花木不注重保護和更新,時間這么長,大約也是花殘柳敗了。 王漁洋因何而“惆悵”?清代康乾年間文人金埴的筆記《巾箱說》中說:“明李長蘅流芳有‘滕縣花開白似銀’句,漁洋先生(王大司寇士禛)《過滕》詩:‘薛北滕南幾問津?遠山如畫黛眉新。惟余底事堪惆悵,不見花開白似銀!^此,則先生之與長蘅,不惟賞其句,且懷其人矣。”金埴之父金煜曾為山東郯縣知縣,“埴客魯最久”,他曾以后生晚輩的身份謁見過王漁洋,王稱其為“后進之秀”,二人有交往。金埴對王漁洋“不見花開白似銀”之句,釋義為“賞其句”“懷其人”,真是一語見真情,使人疑云頓開。再就是王漁洋“不見一花”之嘆,亦有時過境遷,人去物非的感懷之情?芍,王漁洋不僅是“詩不妄作”,而且是意境深遠的。(來源: 大眾日報 孫清鼎)
|